DNL17

【化物生活】2012年第三期(总第90期)协力攻坚争昼夜 锐意创新做先锋

来源: 时间:2017-01-23 栏目类别:工作动态

协力攻坚争昼夜 锐意创新做先锋

——记2011年度冠名奖青年优秀奖获得者李先锋副研究员

DNL1702组 张洪章

谈起储能技术部(DNL17)的李先锋博士,大家首先想到就是一位中等身材,笑容可掬的年轻学者。1979年,他出生在“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沂蒙山革命老区,努力考入长春师范学院求学,并最终在吉林大学化学院取得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李先锋博士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指引下,到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进行了三年博士后研究。2009年9月,他作为我所“”引进人才归国,并欣然扎根在了这片肥沃的科研沃土中。从此,欣欣向荣的化物所里又多了一位年轻的学者。

李先锋博士除偶尔打打乒乓球之外,没有什么特殊爱好。然而,在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他对科研的一腔热忱就显得格外惹人注目。他曾说过,他喜欢做实验写文章,喜欢将自己的成果与别人讨论分享,在读博生涯里,李先锋副研究员就发表了15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并被广泛引用。一年365天里,他几乎天天都沉浸在做实验与写文章的乐趣中。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出色表现,李先锋博士刚回国便被委以重任,在储能技术部长张华民研究员主持的973项目“大规模、高效液流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中,主持电池膜材料研究的子课题;并一力承担了难度较大的非氟离子交换膜的放大生产任务;还负责协助指导储能技术部的4名研究生。

为了出色地完成非氟离子交换膜的放大生产任务,李先锋博士在张华民研究员的指导帮助下亲自试验、值夜班,并与储能技术部的广大学生和职工发扬协力攻坚的精神,进行昼夜不断的研发探索。从非氟离子交换膜的小试到大规模生产,李先锋博士参与了实验设计、设备购买、工艺摸索等全过程,带领研究人员克服了生产过程中大大小小的许多难题,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人钦 佩。最让人难忘的是,在儿子呱呱坠地前的两小时,他依然坚守在实验室的通风橱旁,继续其实验工作。儿子出生后,初为人父,他虽然更忙碌了,但对科研的热忱有增无减。有人关心他说累了就多休息一下时,他诙谐地说“不累,少壮之时得多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总会有收获。 2011年不但是国家“十二五”、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双开局之年,是大连化物所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年轻的李先锋博士在科研上双喜临门的一年。第一喜,成功实现非氟离子交换膜的规模化生产,将大幅度降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制造成本; 第二喜,原创性的将多孔隔膜用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该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杂志 EES上获得发表,并得到同行的高度关注。加之喜得爱子,难怪他天天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了。当然,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是日以继夜的倾心工作所赋予他的—一张略显疲惫而又坚毅笃定的脸庞。多年以来,这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探索精神,也许才是支撑其在科研道路上模爬滚打并不断前进的动力。

对于李先锋博士来讲,此一时彼一时的得失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过去是这样,将来可能也是这样。“刚去比利时工作的时候,那里的人觉得中国学生科研水平落后,并不重视我。”他回忆道。而经过一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努力令导师和同事刮目相看。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还协助合作老板指导了两名博士研究生。2011年,李先锋副研究员还受邀回到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参加了该校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关于这个故事,李先锋博士的研究生们听后都很受鼓舞。他经常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给学生开文献报告会,学生们通过这些细节小事更加感受到他的付出和努力,体会到他的成绩的来之不易。

他认为,经常进行交流和报告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能使一个科研工作者掌握科技发展的动态,更有利于个人工作的创新。锐意创新,时时刻刻都不能忘掉。笔者以为,创新就是做该领域的先锋。先锋二字恰为李先锋博士的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合。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李先锋博士是热爱创新的,并在不断努力创新着。他几乎每周都会有新想法和学生交流,并且一有新想法就迫不及待地进行试验。就这样,很多好的实验方案和新发现就在师生的积极探索中被发掘出来了。

在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先做人再做事,要做就做最好”是每一职工和研究生恪守的准则。作为DNL1702组组长,李先锋副研究员也在努力践行这一准则,并在漫漫科研路途上越攀越高……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储能技术研究部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储能技术部
大连化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