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L17

【化物生活】2014年副刊01期 天道酬勤有志竟成

来源: 时间:2017-01-23 栏目类别:工作动态

天道酬勤有志竟成

----2013年度冠名奖青年优秀奖获得者赖勤志

在储能研究部里(DNL17室),总会看到一个勤奋于实验的科研工作者,一个谆谆教导学生的年轻导师,一个笑容可掬的大男孩,他就是赖勤志博士。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并怀着对科研事业的一腔热血欣然加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NL17研究部。他凭借着敏捷的思维、扎实的实践能力,被储能研究部部长张华民研究员委以重任,担负液流电池新体系研究工作。现为副研究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赖勤志的座右铭是:“天道酬勤”。因为他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在勤,不索何获。因此他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地向学生阐释科研贵在勤奋的道理。利用实验闲暇之余,他大量阅读科技文献和书籍,汲取其中的理论精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用最新的科研理论武装头脑,用以拓展科研工作新思路。在科研道路上,赖勤志努力使自己做到“三勤”。

“勤学习”是促进科研的必要条件。平时,赖勤志养成了爱买书、爱看书的好习惯。他认为,看名家的教育教学著作或论文,就如同在与他们对话,在汲取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的营养。除了认真拜读名家的科研著作外,还经常上网关注科研名家的个人主页和博客。多年来,他记载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科研心得。通过多年的广泛学习和领悟,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工作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和谐创新中稳步提局。

“勤探索”是促进提高的重要途径。作为液流电池新体系的负责人,他总是利用自己敏锐的创新性思维,勇于探索不同的液流电池体系。在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形成新颖的特色,在科研领域里发表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2013年度共发表SCI论文5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3篇,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

“勤总结”是促进成长的交流平台。在拓宽新体系研究面的同时,更要及时总结探索成果,在现象中发现问题,追寻方法解决问题,不断追求科技的真理。在上下求索的科研道路中,他不断转变观念,甶“要我做科研”到“我要做科研”,使得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精诚所至有志竟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基于前期大量的理论储备和科技探索,他带领液流电池新体系团队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锌镍单液流电池是继全钒液流电池之后,发展较快的一种液流电池体系,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国内外所报道的该电池运行电流密度均低于每平方厘米20mA,与全钒液流电池每平方厘米80mA的运行电流密度差距较大,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针对该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员从降低电池极化的角度入手,通过电池结构优化、改善正极物质传递、改善负极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方法,首次实现了锌镍单液电池每平方厘米80mA运行时的能量效率达到83%的性能;包括锌镍单液流电池在内的锌基电池负极均存在锌累积的问题,锌累积极大影响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成为制约锌镍单液流电池免维护长寿命运行的瓶颈技术。该团队运用电化学经典多孔电极理论,结合电极结构设计、电解质溶液化学研究,成功地解决了锌累积问题,电池连续运行400次循环,锌累积含量仅占电池容量的0.2%。研究成果大幅提高了锌镍单液流电池的免维护循环寿命,使得该体系在对循环寿命要求较高的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150W锌镍单液流电池组,该电池组已累积稳定运行近4000次循环。锌镍单液流电池的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湖南科力远公司在内的研究同行和企业的高度关注;从降低溴单质污染的角度,提出并报道了锌溴单液流电池概念。锌溴液流电池的溴单质污染问题,一直制约其大规模应用。针对此问题,赖勤志提出了正极采用半固态电极的全密封结构设计,抑制了溴单质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锌溴液流电池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科研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相信赖勤志将会在新能源电池领域不断开疆僻壤。在如水的时光中释放热情,与时俱进中感受探索的乐趣,领略科学的魅力;在如歌的岁月中情系科研,体味求真与创新的乐趣,在液流电池新体系领域唱出中国好声音!

(DNL17 席晓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储能技术研究部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储能技术部
大连化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