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L17

【化物生活】2014年副刊04期 一身浩气天地存

来源: 时间:2017-01-23 栏目类别:工作动态

身浩天地存

◎ DNL17党支部 程意 周伟

公元2014年,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史上值得深刻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华人名共和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终于花落台山脚下,星海湾畔。至此,这座建所65年的研究所终于在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上镌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为化物所带来这份荣誉的便是张存浩院士。

作为化物所内年轻的一员,我在所里度过的时光不过短短两年。当初选择化物所作为自己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时,只是因为略闻其在我国燃料电池领域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所内的两年,自己是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化物所在各个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到甲醇制烯烃技术,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到催化基础理论和新材料,从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到生物质转化技术……化物所无不在各个领域建树颇丰。而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曾在化物所生活工作数十年的张存浩院士,这不仅仅是对张存浩院士本人科学生涯的褒奖,更是对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半个世纪以来,对国家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一种肯定。

身为化物所年轻的一员,我想我们不仅仅因为张存浩院士获得这一至高奖项而高兴,不仅仅因为化物所能够孕育这么伟大的一位科学家而自豪。在这些情绪之外,更有一种感情是我们如何才能推动化物所这艘巨轮驶向新的远方,如何才能为化物所这栋大厦添加更多辉煌。说其难其便也难,曰其易其便也易。张存浩院士的事迹和他给予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位化物所人好好学习。

我们要怎样学习张存浩院士呢,我想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张院士的爱国精神。他在实实在在地爱自己的祖国,竭尽全力地爱,在这份爱的强大动力下,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努力和汗水。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第一点,就是如果真正地爱自己的国家。不是作为愤青去批判,而是作为行动者去改变,这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根基,我们的家园,我们有义务、也理所应当为了她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查阅了张存浩院士的相关资料,了解到他的留美背景,我立马就去查了文革中张存浩的生活情况(文革是他们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最黑暗的十年)。相关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寥寥数语,还是让读者看出了其中的心酸和残酷。无论怎样,我们感谢,感谢他最终还是挺过了那段日子,才能在日后正常的岁月里,为我们的国家做出如此闪耀的贡献,并用他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感染和影响一代人。这样的生命,何其有意义!

文章中他的夫人提到那段岁月,提到他的坚守,说到“他总觉得这个国家不会总是这个样子”,也许是靠着这份信念,他才终于走出了阴霾。而这份信念,该是来自于对祖国高度的责任感和无条件的热爱!只有个体突破了个人的小幸福,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明天联系起来,才能产生这样的信念,才能靠着这份信念,走过生命的寒冬。相比较起来,我们年轻一代的苦恼,显得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当然需要认知国家的不足,就像认知我们自身的不足一样,而我们更要做的,是为了她更好,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和努力。而这一切的首要条件,是真正意义上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翻看张院士的研究经历,每一项都让我们这些科研新兵惊叹不已。但是透过这些成果,我们看到这些硕果是建立在张院士扎实而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以及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科研态度之上的。想想我们平时自己在做研究的时候,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的课题很前沿,很先进,似乎什么都是新的。很多时候仅仅凭自己的推测或者从“新文献”中寻找答案,对教科书和大部头书籍不屑一顾。可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每个人所做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上的,我们能做出“新”的东西来,其实也就是对已有的知识体系一点微乎其微的更新。往往这些更新是符合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演绎规律的。我想张院士能在那么多不同研究方向间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对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了解都是极其深厚的。这些其实都只是做研究的基础,做研究还需要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科研态度。我们做研究,面对的是新的东西,新便意味未知,未知便意味着可能会犯错。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我们所发现的新东西,证明的新理论才可以历经千锤百炼而为人们所信服。而只有坚持孜孜以求的科研态度,我们才能在千万次失败之后品尝到胜利的美酒。

张存浩院士的另一点尤为可贵的品质在于他工作态度的严谨和对后辈成长的关心。八十多岁,依然认认真真给学生修改论文,甚至小到标点符号、单词的拼写以及语法上出现的问题,都会进行批注。即使是在病床上,也抛不下学生。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一直以这样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学生,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

习先生之学术功底,学先生之科研作风,思先生之科研态度。是为所感!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储能技术研究部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储能技术部
大连化物所